
临床医学论文_卒中后抑郁风险列线图预测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2 资料收集方法
1.2.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建模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及比较
2.2 预测因子筛选
2.3 建模组卒中后抑郁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2.4 卒中后抑郁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
2.5 卒中后抑郁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验证
2.5.1 内部验证
2.5.2 外部验证
3 讨论
3.1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
3.2 卒中后抑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3 卒中后抑郁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建立
4 小结
文章摘要:目的 建立早期卒中后抑郁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为临床医护人员筛查卒中后抑郁高危患者提供工具。方法 对建模组259例卒中患者在卒中后第7~14天收集10项相关危险因素,于卒中后8~10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测评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利用χ~2检验、Lasso回归及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内部及外部验证(验证组有82例患者)。结果 卒中后抑郁检出率为39.38%;性别、婚姻状况、并存疾病数目、卒中部位、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卒中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6个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AUC值:内部验证为0.883,外部验证为0.849)和准确度(Hosmer-Lemeshow检验:内部验证χ~2=7.939,P=0.439,外部验证χ~2=3.538,P=0.896);决策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曲线在大于10%的阈值概率区间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结论 卒中患者发作后8~10周即有较高的卒中后抑郁发生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早期卒中后抑郁风险,利于临床给予针对性干预。
文章关键词:
论文分类号:R473.74
